一、奶茶的發展由來

奶茶的歷史可追溯至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。據傳,唐朝時文成公主遠嫁吐蕃,因不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,當地是以油膩、高熱量的肉食和奶製品為主的飲食習慣,經常感到消化不良。為解油膩並緩解積食,文成公主每日飯後習慣喝上一碗茶。有一次她靈機一動,將牛羊奶加入茶中,意外發現這種搭配不僅保留了茶的清香,還增添了奶的濃郁口感。自此,這種奶加茶的飲法逐漸在藏族民間流行,並傳播至印度、尼泊爾等周邊地區。

 

雖然此說法的真實性無從考證,但可以確定的是,奶茶作為飲食文化,早已存在於蒙古、中亞和喜馬拉雅一帶。17世紀,英國殖民印度並成立東印度公司,期間發現並受到當地奶茶的啟發,開始在茶飲中加入牛奶、蜂蜜、檸檬等配料,為茶飲帶來更多變化。直至20世紀,台灣創造出以珍珠(木薯圓)為特色的珍珠奶茶,這不僅成為奶茶文化的重要里程碑,更是奶茶風靡全球的開端。

二、沖泡奶茶的關鍵選擇?鮮奶、奶粉、奶精

 

如何沖泡一杯香濃的奶茶?選擇適合的奶製品是關鍵。鮮奶、奶粉和奶精各有特點,不同的選擇會影響奶茶的風味、口感和營養價值。

1.  鮮奶

鮮奶是沖泡奶茶的理想選擇,鮮奶含有天然營養成分,包括鈣質、蛋白質和維生素D,能與茶葉融合,帶來更加細膩的風味,但鮮奶需要冷藏保存,且與過熱的茶湯混合時可能出現奶分離的現象,因此建議使用適溫的鮮奶製作奶茶。

2. 奶粉

奶粉是將鮮奶經過脫水處理後製成的粉末狀乳製品,雖然可以保留鮮奶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,但在加工過程中,部分熱敏感營養素(如維生素C)可能會有所損失。製作奶茶時能提供自然的奶香,與茶葉融合後口感滑順濃郁,且奶粉可長期保存且不需冷藏,特別適合旅行、辦公室攜帶使用。

3. 奶精

奶精主要成分有棕櫚油、椰子油、氫化植物油、單或雙甘油酯、糖、香料等,其中以油脂含量占大比例。由於價格相對低廉、保存方便、使用便捷,在商業用途中廣泛使用,奶精能有效模仿乳製品的奶香,提供濃郁、順滑的口感,特別適合搭配濃烈或特殊風味的茶葉,但長期大量食用容易造成心血管與身體負擔。

 

三、即溶粉奶茶包VS 原片茶葉奶茶包

奶茶是台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,除了隨處可見的手搖飲外,考量方便快捷、攜帶性、價格實惠,沖泡奶茶包是許多人的理想選擇,市面上沖泡奶茶包可分為「即溶粉」與「原片茶葉」兩種類型,即溶粉包是較常見的奶茶包類型,將所有原物料都製成粉狀,將茶葉粉、奶精、砂糖融合為一,只需倒入熱水並攪拌均勻就可直接享用。另一種奶茶包則是含有原片茶葉的茶包再加入奶粉或奶精,原片茶葉的奶茶包相對即溶粉包更可以品嘗到真實的茶香。High Tea女兒奶茶選用的即是原片茶葉,來自1500公尺高海拔莊園所生長的阿薩姆大葉種紅茶,茶韻濃烈,利用獨家烤焙技術,賦予紅茶天然糖炒栗子與熟成蜜薯的特殊香氣,加上濃厚的紐西蘭脫脂奶粉(無添加奶精),口感濃郁滑順,另外添加黑糖粉,讓風味升級,香甜不膩口,絕對是全家大小都喜愛的人氣奶茶!

 

如果對女兒奶茶有興趣,可以查看更多的資訊點我看更多